当前位置:首页>财经信息>内容
总投资357亿元 超级石化项目,为湖南带来什么
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4日 08:14
湖南日报
2024年01月04日 08:14

  1月3日,岳阳市云溪区,总投资357亿元的中国石化岳阳地区(湖南石化)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这是湖南迄今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这一超级石化项目,将为湖南带来什么?

  适应“减油增化”趋势,上马乙烯项目

  纵观国内石油、化工市场,成品油产量充足,而石油化工产品存在结构性供应不足。

  “减油增化”成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减油”,即控制汽柴油产量,“增化”,即提高乙烯等特色化工产品供应。

  乙烯被誉为“石化工业之母”,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石化就在岳阳布局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两家石油化工企业。

  经多年发展,已形成年1000万吨的炼油能力;拥有锂系合成橡胶、己内酰胺及聚酰胺、环氧树脂及有机氯、环氧丙烷四大国内最具特色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己内酰胺、环己酮生产能力雄踞行业首位,环氧环己烷、炼油催化剂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超70%、33%。

  依托既有的炼油能力,交通物流有优势、原料互供有基础、创新发展有“硬核”,岳阳建设乙烯项目综合优势得天独厚。

  为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湖南省委、省政府“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力推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一体化改革,合并组建湖南石化。

  岳阳凭借石化产业优势,建链强链,优化发展条件,提高产业链承接能力,石化产业产值及税收分别占全省的60%、70%。

  2021年4月,省委、省政府与中国石化达成在岳阳建设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共识。

  2023年9月,省发改委向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湖南石化)发出核准批复,岳阳乙烯项目获批建设。

  按照“减油增化”原则,该项目将带动湖南石化成品油收率从70%降至51%,项目产品附加值提高25%,能耗降低约15%。

  1月1日,湖南石化实现一体化运营,收拢五指攥紧拳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湖南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妙云表示,将充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实现从原油加工到现代特色化工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

  携手共建“超级项目”,是中国石化与湖南大手笔战略合作。

  对中国石化来说,岳阳乙烯项目将优化其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韧性,推动企地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对湖南而言,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税收过百亿元,拉动1500亿元以上投资,推动湖南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在长江经济带发挥更大作用。

  龙头项目引领,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

  按照规划,岳阳乙烯项目生产的乙烯将作为原材料,全部就地转化,主要承接地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届时,岳阳本地化工产业链所需的丁二烯、丙烯等每年170万吨原材料可就地解决。

  在这里,链上企业融合发展,产品上下游隔墙互供、产业链共生互补循环,真正做到“吃干榨净”。

  该项目还将优化乙烯装置全国区域布局、稳定中部和西南地区石化原材料市场供应、降低总体物流成本。

  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优势产业需要的化工新材料特别是聚烯烃,将由省外采购转向大比例本地自给,大幅提高工程机械等全省优势产业的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背靠“大树”好乘凉!

  围绕乙烯项目及其下游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岳阳凯美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延盛化工有限公司等链上企业紧邻布局,建设如火如荼。

  “从浙江到云溪投资,是被大项目所吸引。”湖南岳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丽芬说,该公司45万吨尼龙6聚合项目,是己内酰胺下游项目,建在云溪,可以实现上下游企业无缝对接,通过管道输送原料,相比在浙江地区,仅运输成本每吨可节省450元。

  她计划将浙江地区的纺丝、工程塑料等聚合项目下游企业,也搬迁至云溪,进一步节约成本,延长产业链条。

  岳阳以龙头项目为引擎,从链式思维出发,推动己内酰胺、环氧丙烷、合成橡胶、环氧树脂、催化材料等优势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绘制现代石化产业链图谱,开展“靶向招商”。

  云溪区委副书记、区长蒋春艳表示,将重点引进己内酰胺下游的锦纶纺纱、工程塑料、尼龙拉丝膜等产业项目,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投资180亿元的中国化学天辰尼龙新材料、投资30亿元的佛塑科技等项目相继落户,华南理工大学与岳阳签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龙头项目,带来整片“森林”——“原料—基础材料—功能新材料—制造业”的产业梯度逐步成型,“油头化身新材料尾”现代石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夯实。

  放大集聚裂变效应,做强现代石化产业集群

  岁末年初,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现场,一片繁忙。年产15万吨聚酰胺(尼龙6)装置外,源源不断的聚酰胺切片运输装车,供应市场。

  己内酰胺是列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解决“化工围江”问题的示范工程,更是岳阳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有效实践。

  石化产业是岳阳首个千亿产业,也是该市支柱产业。

  如何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岳阳一直在探索。

  放眼长远,该市重点围绕己内酰胺、炼化一体化及下游产业发展和配套项目,打造“油头化身新材料尾”全产业链,拉动临湘工业园区化工产业、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橡胶产业、汨罗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产业、湘阴新能源产业等同步发展。

  “以前己内酯全部依赖进口,如今有了自己的生产线。”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函宇说,在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创新驱动的培育下,该公司已突破己内酯在国内化工领域的“无人区”。

  兴长石化、东方雨虹、中创化工等企业在岳阳石化及新材料产业链中不断创新,成为现代石化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一批填补产业链“空白”的企业放大集聚、裂变效应,为岳阳石化产业积蓄更大优势。

  岳阳乘势而上,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助推多家企业与高校合作,成立中国绿色橡胶发展研究院,筹备成立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国家高端合成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现代石化产业链向高端迈进。

  乙烯项目之外,岳阳石化产业“大动作”频频,产业体量及布局规划不断升级。

  预计到2035年,岳阳现代石化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