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湘江源头绿意浓——永州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5日 15:44
湖南日报 2021年06月15日 15:44

  湘江源头,一江清流,绿意摇荡,醉人心脾。

  无限风光背后,是永州守护母亲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奉献与坚守。

  永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牢保护湘江源头的政治责任,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厚植生态底色,培育绿色动能,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扩大绿色版图

  “给子孙后代留下地绿水清,搬得值!”漫步宋家洲公园,大小游道纵横,树木摇曳多姿,绿草如茵,花开如海。

  宋家洲是湘江江心洲,曾因管理失序,洲上违章建筑、网箱养鱼、水患等问题交织,成为困扰湘江源头20多年的“生态顽疾”。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永州市委、市政府亮剑生态顽疾,推进宋家洲避险搬迁和环境综合治理。这颗“潇湘明珠”焕发新彩,蝶变为“城市绿肺”,今年5月1日新建公园开园。

  永州境内湘江长515公里,超过总里程一半。

  承担“源头责任”,必须放眼全局。永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永州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筑牢湖南“新南门”生态屏障。

  铁腕减污。永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停企业510家;市内湘江干流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渔;投入20多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项目;突出修复零陵珠山锰矿区、东安紫水河、金江河锑矿区等生态;整治冶炼企业117家、建筑用砖厂335家。

  倾情增绿。过去5年,永州共完成新造林154.75万亩,“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摘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

  “治”“管”给力。永州全面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扎紧制度篱笆,层层压实责任,用最严措施守护绿水青山。

  清清湘江水,源源北上,不舍昼夜。“十三五”期间,永州高标准完成水类污染物减排任务。今年1至3月,该市16个国考断面水质排全省第一。

  崛起绿色产业

  炎炎夏日,海拔800米的阳明山村芝茗客栈,前来消暑休闲的游客一拨又一拨,脱贫户廖芝民夫妇越忙越开心。

  “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2017年,廖芝民瞅准生态旅游带来的商机,开起了民宿,吃上“旅游饭”。

  双牌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实行严厉的森林禁伐减伐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康养产业,今年荣获“艾里缇斯”旅游大奖——“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奖。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95.4%、512.1%。

  永州发挥生态这一最大优势,在厚植绿色家底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5月28日,永州(中国古巴)生物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永州经开区举行,这是古巴在创新技术领域同中国政府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日后将有更多的古巴专家进驻联合创新中心。”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说。

  “绿色发展,让创新之力喷薄而出。”永州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去年,永州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净增率排全省第二;永州经开区智能装备制造、祁阳科创、江华电机、冷水滩声光电、蓝山皮具箱包等特色产业园区争奇斗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主导产业舞起永州工业龙头。

  高效农业、文旅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永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累计达到116个,为乡村振兴铺就绿色底色;创新推出“千年打卡胜地”文旅新IP,文旅融合激发新活力。

  共享绿色生活

  蓝山竹林村野狗岭一带就是湘江发源地。55岁的村民郑元忠手提编织袋,沿着河岸,用小铁夹捡拾白色垃圾。

  起初,竹林村村民并没认识到这片水源之宝贵,乱倒垃圾、乱砍乱伐等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生长于斯,怎能不爱护湘江源头?2008年,竹林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轮流巡河,村民纷纷改掉陋习、爱江护水。今年初,村民又种植桂花、樱花1000多株,家园更加幸福宜居。

  永州推进全民共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制度设计,畅通渠道,广泛吸纳群众参与环境治理,把民意民心转化成环境治理的强大力量。

  永州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府河长+民间河长”“河长+检察长”等机制。去年,全市“民间河长”有效解决涉河涉水大小问题290余个。

  永州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将弘扬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培育现代生态理念紧密结合,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讲好永州故事。自2015年以来,永州开展“鱼人节”活动,已累计向湘江放流净水鱼2100余万尾,成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品牌活动。

  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永州中小学生研学首选地,每年接待学生近10万人次,生态文明种子播进孩子心中。

  “山水永最善,守居闻更优。”永州将绿水青山建成金山银山,让湘江源头成为快乐源头、幸福源头、宜居源头。永州成为一个生态大公园,移步见景,开窗见绿,全民共享。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