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教文卫>内容
探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岳麓书院
中新网湖南 刘双双 付敬懿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2日 09:09
中新网湖南 刘双双 付敬懿 2021年09月22日 09:09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刘双双摄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刘双双摄

  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22日电 题: 探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岳麓书院

  作者 刘双双 付敬懿

  初秋九月,位于长沙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这座始建于976年、延续千年办学的书院,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缩影、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延续千年办学的最古老学府之一。

  2020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当地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向记者介绍岳麓书院情况。 刘双双 摄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向记者介绍岳麓书院情况。 刘双双 摄

  循着一年前总书记考察岳麓书院的路线,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向记者讲述当时的场景。总书记当天看得很认真,对书院的整体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了肯定的评价。

  古朴肃静的岳麓书院讲堂檐前,悬挂着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总书记望着匾额,久久凝思。“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朴肃静的岳麓书院讲堂檐前,悬挂着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 刘双双 摄
朴肃静的岳麓书院讲堂檐前,悬挂着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 刘双双 摄

  唐珍名介绍,这块牌匾是怀揣实业报国梦想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1917年写的,并确定为学校的校训。老校长或许不曾想到,这四个字在风云变幻的百年间竟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彼时,青年毛泽东正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从他的寓所推开窗,恰好看到那块“实事求是”的匾额。“那个时候的毛泽东和‘实事求是’朝夕相处,深受其熏陶。”唐珍名说,当时的毛泽东到处游学,调查研究,接触到了社会各界人士,这些都需要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详细阐述:“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43年,“实事求是”被毛泽东题为中央党校的校训;1945年,中共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1978年,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从这些历史脉络中不难发现,青年毛泽东在岳麓书院熏陶下形成的文化性格对他阐释全新的“实事求是”命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岳麓书院自南宋张拭所倡导并传承至今的“传道济民”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有着深刻的联系。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向记者介绍岳麓书院情况。 刘双双 摄
湖南大学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积极打造“移动”思政课堂,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刘双双 摄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之所以成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正是因为岳麓书院在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承载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岳麓书院党委副书记马华华认为,岳麓书院始终坚持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育人理念和学术探索传统,这也使得近代以来,岳麓之地涌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蓬勃气象,影响着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岳麓书院门口最著名的一副对联。总书记考察岳麓书院离开时,看到冒雨等待多时的师生们,特别停下来,剖析了这幅古联的背后深意。“于斯为盛,我的体会一个就是我们湖南人才济济,代有才人出啊,有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再有呢,于斯为盛这个‘斯’,是指的这个时代。明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是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你们这个年纪正当其时。”

  在唐珍名看来,总书记第一次将“斯”的解释从空间概念拓展为时间维度,对其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伟大的丰富。这也为湖湘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定了位。

  当天站在书院对面礼堂前坪聆听总书记讲话的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研究生王雪雯,现在回想起那一刻依然难掩激动。“总书记勉励我们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支教地湖南隆回县。特别是总书记对‘斯’的解读,对我触动很大。我们生逢其时,就应该带着使命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外表娇柔、从小城市长大的王雪雯告诉记者,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在邵阳隆回县茅坳村茅坳小学支教的一年,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坚强。也正是这宝贵的一年,让自己走出课堂、走出书本,看到了中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农村地区真正落地、生根和结果。

  牵挂着支教点孩子们的王雪雯有空还是会回去看看,这段扎根农村、实事求是的生活也在她的生命里点亮了另一束光。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选择了与数字金融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有关的课题,就业也计划选择与乡村振兴相关的领域。(完)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