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湖南这22个园区,“高”在何处?
华声在线 曹娴 张硕 周洋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8日 09:27
华声在线 曹娴 张硕 周洋 2021年07月28日 09:27

  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无疑是主力军、主引擎。7月14日,经省工信厅评选,2020年度湖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名单出炉,22个园区上榜。这22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园区“样本”,究竟“高”在何处?

  22个园区的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9729亿元

  怎样才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从12项量化指标、13项非量化及加分项指标,对申报园区进行评审打分。”省工信厅产业集聚推进处负责人介绍。

  量化指标中,既有营业收入、工业税收、投资等总体数据,同时也关注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研发经费营业收入占比等分类项数据。

  非量化及加分项指标,则主要关注园区的产业集群培育及产业链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智能制造示范推进、主导产业竞争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方面。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园区产业发展情况差异很大,为充分调动全省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此次评选采取分类、分区域优中选优,确定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即按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分类,各取排名前5名;在长株潭、环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四大区域,每个区域各取排名前3位。“这样评选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样本’,更有可推广、可借鉴的价值。”省工信厅产业集聚推进处负责人说。

  从地区来看,长沙、常德较多,各有4个园区入选;邵阳、益阳和永州各有3个园区入选;湘潭有2个园区入选;郴州、娄底和衡阳各有一个园区入选。

  从数据来看,22个园区尽显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与实力。据统计,此次22个园区的主导产业营业收入总计达9729亿元,占全省139个省级及以上园区(不含保税区)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1.57%;上交工业税收280.79亿元,占全省省级及以上园区工业税收的26.77%。

  一半“蝉联”、一半“新秀”,高质量发展百花齐放

  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望城经开区、浏阳经开区、长沙高新区、邵阳经开区、隆回高新区、石门经开区(今年升级为石门高新区)、桃源高新区、益阳长春经开区、江华高新区、零陵工业园区、祁阳高新区等11个园区,已连续两年入选湖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榜单。

  桃江经开区、常德高新区、永兴经开区、水口山经开区、汉寿高新区、湘乡经开区、益阳高新区、娄星工业集中区、长沙经开区、韶山高新区、新邵经开区等11个园区,新晋上榜。

  一半“蝉联”、一半“新秀”,高质量发展百花齐放。浏阳经开区以该市0.76%的土地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税收,今年向规模工业总产值千亿园区行列挺进。益阳长春经开区作为湖南省电子电路板特色产业园区,以奥士康、明正宏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位于湘南一个县城里的祁阳高新区,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引进21个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闯出发展新路子。该园区市场化改革的创新经验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祁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建设模式,推动“政府建园”向“市场建园”转变;创新招商方式,推动“行政招商”向“市场招商”转变;创新产业培育,推动“项目聚集”向“产业聚集”转变;创新服务理念,推动“传统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变。比如,依托东骏纺织,引进上下游骨干企业10家,建设现代特色纺织产业城,3年可形成产值100亿元产业链;导入创投风投、银行金融、科技孵化、知识产权等平台资源和第三方服务,破解用工难、用地难、融资难、物流贵“三难一贵”问题。

  园区“换挡提速”,政府统筹发力,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

  站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各产业园区争先“换挡提速”,努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高峰期74个在建工地热火朝天,562座塔吊、3.2万名一线建设者奋战在项目一线……长沙高新区正以“项目引进、建设拉练、竣工投产”三大活动为抓手,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

  工程机械产业重镇长沙经开区,今年上半年工程机械产业产值有望过千亿元。眼下,园区正围绕发动机、液压元器件、变速箱和减速机、传感器、电控装置、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和项目,补短板、破“卡点”,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经济以燎原之势蓬勃兴起,不久前开园的望城经开区亿达智造小镇,集创新创业服务、新经济企业培育、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

  日前,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创建“五好”园区——即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五好”中的“规划定位好”,正在组织对全省产业园区进行规划定位评价,并将制定实施细则,引导园区突出培育主导产业,完善供应链、提高价值链。

  通过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支持培育引进关键配套企业,支持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围绕产业集群部署资金支持等一系列举措,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全面助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