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深掘我军军事技术思想的理论富矿
中新网湖南 莫志斌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5日 14:41
中新网湖南 莫志斌 2021年03月05日 14:41

  近代以来,在西方军事思想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即“注重军事技术的应用,并把新的军事技术与新的作战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创建新的作战理论,再以新的作战理论推动和牵引军事技术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回路”。密切关注军事技术发展动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军事技术进步和军事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军事将帅治军的重要法宝之一。技术决定战术,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要论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必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改进,而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又必然会引起作战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毛泽东和朱德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运用“技术决定战术”这一指导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下,在长期的农村革命战争中,积极探索劣势装备军队最终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军队建设规律和军事力量运用规律,即如何汲取古今中外战术上成熟的内容,立足于劣势装备军队战胜优势装备敌人,并不断用夺取敌人的优势装备来改进自己的装备和战术,尤其是发展学习现有的军事技术甚至发展新的军事技术进而改变战法赢得战争。历史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主要靠三个因素: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二是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三是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创新。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在波澜壮阔的红色历程中,党内可谓英雄辈出,群星璀璨。论军事指挥,以朱德为首的一批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帅居功至伟。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历任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八路军总司令、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要职。作为我军主要缔造者之一,朱德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军事技术在政治上有优势而技术上缺乏的工农红军、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军事技术普及和发展倾注着极大心血,为我军建军治军强军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学界几乎没有关于“朱德军事技术思想”的系统性的分析归纳和科学性的概括总结,其对当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导借鉴意义亟待深入挖掘和研究。

  《朱德军事技术思想与实践研究》(2019年9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作为国防科技大学刘祖爱教授、肖学祥副教授前后历时10年精心钻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在对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党史军史国防科技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深耕精钻于朱德军事技术思想与实践这一主题,从朱德军事技术思想形成发展、思想实践和特点作用三个角度进行切入研析,通过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的结合,将朱德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领导人的军事技术思想进行历史地比较,注重突出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对当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全书层次清晰、归纳精准、分析透彻,显示出深厚的史料积累与扎实的学术功底,该成果拓展了朱德同志生平和思想研究领域。

  专著第一章结合近代以来中外军事技术的悬殊差距以及当时国内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历史环境,从朱德独特的个人阅历中详细阐述了朱德军事技术思想从初步萌芽、体系形成到最终系统完善的发展脉络,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对于历史概念和史实的理解和判断,均会从《朱德自述》《朱德传》《朱德军事文选》《朱德年谱》等史料中不同角度进行多维论证,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归纳、比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肯定了英雄人物对历史的促进作用,注重将时代的理论思维规制为特定历史的产物,其终极原因和动力从属于特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历史叙事之中。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既饱含了家国史的情怀、英雄史的豪迈,又展现出了科技史的严谨,为后续系统分析研究朱德军事技术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意义,积累了详实的史料储备和科学的论证支撑。作者在后续三章详细阐述了朱德军事技术地位思想、军事技术教育训练思想与实践、军事工业建设思想与实践,并对当前已有的朱德军事思想相关研究成果做了认真的综合吸纳与系统的比对把握,进而从三大模块,构筑起朱德军事技术思想的主要构架。其中,军事技术地位思想作为朱德军事技术思想的根本基础。主要研究分析朱德针对我军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实际提出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政治合格后,技术决定一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关键的历史原因分析,如根据地经济技术落后,武器缴获成为主要来源;兵源以农民为主,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加强军事技术训练,是改进战术的前提;敌强我弱,与军事技术协调的战术具有决定性意义等。关于朱德军事技术教育训练思想与实践,则侧重于围绕办好军事学校,从军事技术教育训练的重要性、原则、主客体、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关于朱德军事工业建设思想与实践,主要围绕研究朱德关于人民兵工建设在人民军队建设中的地位作、兵工发展历史、兵工管理思想与实践、中外军事技术交流等方面进行理论阐释。我们知道,军事技术思想的产生,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受客观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战争需求的影响和制约。最后,作者在对朱德军事技术思想进行了科学详尽的研析概括之后,将其思想特点归纳为人民性与适用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地位基础性与功能有限性的统一,并联系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发掘其对我们打造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军队的指导作用。跳出了理论研究郁于自我论证、自我循环的怪圈,展示了该思想理论研究极强的现实关切和人文关切。

  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往往是在吸收前人的智慧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取得的,而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则尤显突出。作者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朱德军事科技思想及相关实践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创见,每章的核心思想均已在《当代中国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党的文献》《毛泽东思想研究》《军事历史》等重要期刊发表过,体现出了宏阔的历史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学术探究精神。当然,受限于资料文献、研究视角等因素,对朱德军事技术思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有关结论概括还有值得商榷的空间,尽管如此,该书仍不失为研究朱德军事技术思想的一部佳作。

  革命战争年代,朱德的军事技术思想在指导人民军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地指导解决了人民军队创建后的人民军队革命任务的艰巨和军事技术的落后并存的时代课题。特别是朱德通过提出和持续实施“勇敢加技术”的建军方略,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政治合格的同时,其技术含量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推进,装备保障从主要依靠战场缴获到自主供给能力的不断增强,兵种结构由步兵单一兵种向步兵、炮兵、工兵等诸兵种及技术分队发展,再到陆、海、空、装甲、二炮等诸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的基本建立。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兴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世界经济动荡加剧,“逆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在民粹主义、分裂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科技领域“卡脖子”技术的博弈日益激烈。军事科技作为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始终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地位作用。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朱德同志诞辰135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掘我军军事技术思想与实践的富矿,赓续发扬革命前辈们的思想光华和精神意志,从长计议,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向现代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特别注重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才能不负使命、破浪前行,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奠定坚实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莫志斌)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